天龙书库

字:
关灯 护眼
天龙书库 > 满唐华彩 > 第173章 科举试

第173章 科举试

第173章 科举试 (第2/2页)

他是清河崔氏嫡子,他父亲崔融乃是武周朝的重臣,与苏味道、李峤、杜审言合称为“文章四友”,名重四海;他母亲则出身京兆杜氏。
  
  总之他出身不凡,在当今朝堂上属于牵扯党争较少的人,对李林甫虽客气却算不上完全依附,对陈希烈甚至有些瞧不起。
  
  “圣人允了薛白一个状头,此事也只能如此了。”陈希烈道:“他的贴经如何?”
  
  “十通其九,上佳。”崔翘淡淡答道。”
  
  “竟还真有些才学。”陈希烈不在意这疏远的态度,抚须赞了一句,转向杨钊,笑问道:“老夫听说薛白还未婚配,可是真的?”
  
  杨钊大笑,应道:“左相可是有意许配家中小娘子给我这个义弟?但可莫忘了,圣人要给他赐婚。”
  
  崔翘听此一言,忽道:“杨中丞,既然你的儿子、义弟皆举试今科,你是否该避嫌?”
  
  核一遍罢了。”
  
  “哈哈,我不阅卷,待诸位定了名单,覆“莫惹人非议为妥。”崔翘有些忧虑,道:“可遣一侍御史出面,至于名单,终究由杨中丞过目后覆定。”
  
  杨钊确实也不耐烦了,招过御史杨光朔,吩咐他留在贡院盯紧了名单,确保杨党拟定的人选,若出了问题立即到南曲找他。
  
  杨光翔是杨钊的心腹,当即应道:“中丞放心,下官看着,绝不会有意外。”
  
  崔翘起身,走到栏杆处看着杨钊的背影,忽想起一事,问道:“说到圣人心意,我听闻了一件事,想请问左相。”
  
  陈希烈笑道:“崔公但问无妨。”
  
  “听闻圣人曾欲赐宫中供奉之婿王如汕一个进士,右相令中书省下牒否了此事。言国家取材之道,不可因圣恩优异而废。如今何以未考试而先点薛白为状元啊?”
  
  “此事,老夫从未听闻过。”陈希烈摆了摆手,不肯谈论圣人与右相。”
  
  崔翘见他是这般态度,遂转向达奚珣。
  
  达奚珣不如他官位高,笑了笑,小声说了实话,道:“崔公当知,圣人心意亦有真有假。”
  
  “那点薛郎为状头,是真?是假?”
  
  达奚珣一愣,恰在此时,小吏们收了策问的卷子,打断了他们的谈话。
  
  考官们找出几份重要的卷子先看了,达奚珣指着薛白那有备而来的策问文章,笑道:“好文章啊,字写得亦不错。如此,圣人心意是真是假,岂不一目了然?”
  
  崔翘这才松了一口气,抚须点了点头。
  
  “会食吧。”
  
  是夜,诸考官到了尚书省的都堂会食,都堂烛火通明,食案上摆满了珍馐美食,这是吏部提供的,陈希烈以左相兼吏部尚书,专门负责此事。
  
  陈希烈对名额没有权力管,却得替李林甫多叮嘱几句。
  
  “审策问卷子,务必看看是否有举子非议朝政、攻讦宰执,若把守不严,风声传到圣人耳中,我等便辞官吧!”
  
  “左相放心,此事乃重中之重,我等必会谨慎以待!”
  
  “好好好。”陈希烈笑道:“都尝尝这鱼脍。”
  
  办完了他的差事,他缓缓坐下,与达奚珣闲聊起来,有些好奇道:“崔翘为何心事重重,问许多无关紧要的问题?”
  
  “想来他是担心若点了薛状头,旁人说他只会顺从圣意。且忧虑右相府不愿让薛白中榜,出言试探罢了。”
  
  “倒是个懂为官的。”陈希烈如此评价道。
  
  达奚珣赔笑了两下,心中却不由偷偷讥讽:“看左相说的,朝中还有谁能比你更懂‘为官之道’。”
  
  次日,考的是诗赋。
  
  大唐最重诗赋,因此这是三场考试中最重要的一场。
  
  到了时辰,诗赋的题板便被拿到了二楼的楼阁上,先由主考官崔翘看了一眼,他点了点头道:“请左相过目。
  
  陈希烈就是来打发时间的,笑道:“主考官出的题,老夫岂有意见?不过这一看,真是好题啊,好题。
  
  “好。”崔翘道:“放题。”
  
  “开考!”
  
  “放题!”
  
  一块题板被悬挂在了二楼上,让两座庑房中的士子都能看到,同时有小吏高声念出题目来。
  
  往年科考有时考诗,有时考赋,有时诗赋并考,这个天宝七载的进士科,便是诗赋并考。
  
  “赋题《鉴止水赋》,以“澄虚纳照,遇象分形”为韵,可不依次用韵。”
  
  薛白正端坐在庑房中,闻言,眼神里莫名有些笑意。
  
  因为颜嫣已经帮他把赋文写好了,此时都浮在了他的脑中。
  
  “以水为鉴者,不求其广大,而贵在澄汀,奔流则气象莫辨,静息则纤芥必形,如金镜之湛寂,若琉璃之至虚…….”
  
  提笔,他先将赋名写下,笔尖落在那洁白的纸上写下了两个字却又忽然停住了。
  
  待小吏高声报了诗题,薛白有些疑惑的向题板上看去。
  
  薛白从杨钊处得到的诗题是《龙池春草诗》,为此与颜嫣仔细斟酌,准备好了一首诗,写的是兴庆宫中龙池的美景。
  
  然而,此时礼部南院里的诗题却不是这个。
  
  今科别的题目都与他得到的一致,唯独改了诗题……问题也不算太严重,他打算自己写一首诗。
  
  “诗题《湘灵鼓瑟》,取一字为韶脚,六韵十二句!”
  
  薛白皱眉,把诗题与用韵要求写下,不急不徐地先写完了文赋,誉抄一遍,确认赋已没有任何疏漏了,方才开始斟酌诗。
  
  此时已过了午时,他一边拿出点心吃着,一边想着改一首诗词来,哪怕不是太好,不求状元,一个进士当不成问题。
  
  但当薛白再次看向那诗题,忽然目光凝滞,想起了一事,有一瞬间眼中绽出怒意。
  
  犯忌讳了。
  
  大唐科场,士子是不能把父、祖的名字写在试题中的,今日这诗题为《湘灵鼓瑟》,如今薛白名义上的父亲却名为“薛灵”。
  
  此时他该做的,是马上与考官说心口疼,盼能休息,考官便会将他扶出去,今年的科举便算是落榜了。而若继续答题,则声名尽毁,前途无存。
  
  在大唐科场上,要毁掉一个考生的所有努力,远远比这样还要容易得多。
  
  这显然是崔翘故意出的题,为的就是让他落榜。
  
  薛白却没有走,连手里的毛笔都没有放下。
  
 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,阳光从竹帘的缝隙里透了进来,已有考生搁下了笔。
  
  应试诗不好写,必须紧扣题目,不得游离要求。除了格律,内容也是指定的。
  
  此题源出《楚辞》之“使湘灵鼓瑟兮,令海若舞冯夷”,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,其妃投湘水自尽,变为湘水女神,常常在江边鼓瑟,以瑟音表达哀思。
  
  终于,薛白睁开眼,在纸上写下了一首诗。
  
  “维暮晚烟尽,三湘宿雨停。”“神姬拂瑶瑟,丛竹二妃冥。”“妙指浮清籁,香痕宛有形。”“一弹秋月白,再奏水云泠。”“客去兰舟远,时遥帝子灵。”“曲终人未现,江上楚山青。”
  
  这诗不算好,却是薛白自己写的。
  
  世人多看到他在场外钻营,少有人知道他在学业上确实有下功夫,虽然他真的很难读懂唐人的声韵,学起来比旁人更艰难些,短短一年间能取得的进步也有限。
  
  他为谋前程不择手段,这不假,但他也愿意为此拼尽全力。他从来没有一次奢望过不劳而获、坐享其成。
  
  正是因为付出的汗水与心血,所以他才确信自己值得,认为自己能成功,于是自信、无畏、沉着,且绝不放弃。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顶级神豪 史上最强炼气期 全职法师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许你万丈光芒好 麻衣神婿 绝代神主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寒门崛起 机武风暴